2025實證醫學轉譯-AI資訊圖表/圖文摘要設計競賽

2025 AI-Powered EBM Infographic Challenge

 

主辦單位:社團法人台灣實證醫學學會(Taiwan Evidence-Based Medicine Association, TEBMA)

協辦單位:Wiley、Wolters Kluwer、美商博科外文資訊股份有限公司、飛資得醫學資訊股份有限公司(依公司名稱筆畫順序排列)

 

一、 活動宗旨

為提升醫療專業人員與研究者對「實證醫學(Evidence-Based Medicine, EBM)」之轉譯能力,並推廣生成式 AI 工具在學術傳播上的正確應用,特辦理本競賽。

本活動鼓勵參賽者運用 Google NotebookLM 及其他生成式 AI 工具,高效解讀高品質的系統性回顧文獻,並將其轉化為「圖文摘要(Graphical Abstract)」或「資訊圖表(Infographic)」,促進醫學知識之視覺化與臨床現場的溝通與應用。

 

二、 關於引用文獻之重要聲明(Disclaimer)

資料來源規範: 為確保競賽產出之科學嚴謹度,參賽作品內容必須基於公開發表之系統性回顧(Systematic Review, SR)文章。參賽者應完整閱讀原始文獻,不得僅依賴 AI 生成之摘要作為唯一依據。

建議素材: 鑑於 Cochrane Library 在實證醫學領域具有指標性地位,本活動建議參賽者優先選擇 Cochrane Database of Systematic Reviews(CDSR)收錄之文章作為分析標的;惟亦接受其他具公信力之期刊所發表之 SR 文章。

圖表重製與著作權: 參賽者不得直接重製原文之表格與圖像(如森林圖 Forest Plot 等),應以自行設計之圖像或版面重新詮釋研究結果。作品中請於適當位置清楚標註原始文獻之完整引用資訊(第一作者、年份、期刊名稱等),以符合學術倫理與著作權規範。

獨立性聲明: 本活動由台灣實證醫學學會(TEBMA)獨立策劃主辦。活動中提及之資料庫(如 Cochrane Library)僅作為學術引用來源之範例,本競賽與該等資料庫並無任何隸屬、授權或合作關係。參賽者在引用文獻時,請務必遵守各資料庫及期刊之使用條款與學術引用規範。

 

三、 競賽指定工作流 (Workflow)

本競賽強調 「AI 輔助研讀」 與 「人類專業設計」 的協作。為確保比賽公平性與教育意義,參賽者請務必遵循以下流程:

Step 1. 文獻選定(Selection)
選定一篇具臨床或政策意義之系統性回顧(SR)文章,下載原文 PDF 並詳讀內容。

Step 2. AI 知識萃取(AI-Assisted Analysis)
使用 Google NotebookLM 或其他合規之 AI 工具進行重點整理與摘要,協助釐清 PICO 結構、主要結果與結論。參賽者仍須自行核對 AI 產出內容是否與原文一致,避免 AI 幻覺或資料誤用。

Step 3. 視覺化設計(Visualization)
依據經人工確認後之重點內容,使用設計工具(例如 Canva、PowerPoint、Illustrator 或其他設計軟體與 AI 工具)繪製資訊圖表或圖文摘要,將複雜研究結果轉譯為清晰且具臨床意義之視覺化作品。

 

四、 參賽作品規格

參賽人員: 每隊 1–4 人,需指定 1 名聯絡人。

  1. 每隊至少 1 人為 TEBMA(台灣實證醫學學會)有效會員;非會員可與會員共同組隊。

  2. 每名參賽者可參與之作品件數以 1 件為原則(含個人與團隊)。

作品類型: 資訊圖表 (Infographic) 或 圖文摘要 (Graphical Abstract)。

尺寸建議: 16:9橫式版面,解析度建議至少 1920 × 1080,以利投影與網頁展示。

檔案格式: JPG 或 PNG 圖檔(檔案大小請勿超過 10MB)。

必要內容: 畫面中必須清晰呈現文獻標題、主要結論、PICO 資訊。

 

五、 報名與繳件方式

採線上投稿制,請於截止日前填寫報名表單,並依表單指示上傳相關檔案。

報名資訊與檔案繳交連結:
https://forms.gle/MwmsmaCC8XWYKcz96

 

六、 評選標準 (Scoring Criteria)

一、 實證科學精準度 (Scientific Accuracy) 共 50%

  1. PICO 結構完整性 (15%) 評估作品是否清楚界定臨床問題的核心四要素:族群 (Population)、介入 (Intervention)、比較 (Comparison) 與結果 (Outcome),讓讀者能迅速掌握研究架構。

  2. 數據引用正確性 (25%) 檢查關鍵統計數據(如 Risk Ratio, Odds Ratio, Confidence Interval, P-value)是否與原文完全一致。若出現數據錯誤、誤植或 AI 幻覺導致的虛構數字,此項直接 0 分。

  3. 結論詮釋一致性 (10%) 評估圖表呈現的「傾向」(有效/無效/證據不足),是否忠實反映原文作者的結論,無過度推論或斷章取義。

二、 資訊視覺化設計 (Visual Communication) 共 50%

  1. 視覺敘事與邏輯 (20%) 評估閱讀動線(Reading Flow)是否順暢。優秀的作品應能將複雜的邏輯轉化為直觀的「圖像語言」。

  2. 資訊降維與美學 (15%) 評估是否能將艱澀的森林圖 (Forest Plot) 或統計術語轉化為易懂的圖示 (Iconography);同時檢視配色、字體與版面的專業質感。

  3. 獨立閱讀可近性 (15%) 評估作品的「獨立傳播能力 (Stand-alone capability)」。讀者是否不需要回頭翻閱原文摘要,僅憑這張圖表就能完整獲取該研究的核心訊息與臨床價值。

 

七、 活動時程

徵件起始日: 2025年 12 月 1 日

徵件截止日: 2025年 12 月 31 日 23:59 止

得獎公告:預計於 2026 年 2 月前公布於 TEBMA 台灣實證醫學學會官網,並以電子郵件通知得獎者。

 

八、 活動獎項

1. 金獎:獎金5,000元整

2. 銀獎:獎金3,000元整

3. 銅獎:獎金2,000元整

4. 佳作 5 名:超商等值禮卷200元整

 

九、 聯絡資訊

若對活動辦法有任何疑問,請聯繫活動小組:

Email: tebma@mail.tebma.org.tw

電話: 0975-307-765

[主辦單位保留隨時修改、變更、暫停或終止本活動內容之權利,並以本網站公告為準。]